一起学习网,一个一起免费的网络建站教程资源共享和seo教程、黑帽教程学习交流的学习网站,www.17xuexiwang.com,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

时间:2017-09-13 17:14   文章来源:一起学习网   访问次数:
">

他年寻旧梦 情义汇湄江

“在重庆与贵阳之间一个叫遵义的小城市里,可以找到浙江大学,是中国最好的四所大学之一。……遵义之东75公里为湄潭,是浙江大学科学活动的中心,在湄潭可以看到科学研究活动一派繁忙紧张的景象。”湄潭,这个黔北山区的小县城,总能在浙大人心中激起一种心照不宣的情结,在这里我们可敬的先辈们曾扎根7年,将浙大从一所颠沛流离的流亡大学建设成一所拥有7个学院,25个学系,9个研究所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走上了“东方剑桥”的学术高峰,谱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不朽传奇。求是文化宣讲队队员们在实践的最后一站来到湄潭,这既是作为新浙大人回馈湄潭人民昔日的古道热肠,哺育之恩,更是为了寻访那份汇聚于此的求是情缘,将那段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准确、鲜活地带到更多人的面前。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

文庙行,叙前缘

“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9月7日,在这样一首极为应景的《江城子》中,队员们随着热情的讲解员阴姐走进了湄潭文庙雕龙绣凤的大门,这座古色古香的文庙是昔日浙大在湄潭的“指挥部”,图书馆、总务后勤办公室、以及竺校长每次来到湄潭的办公场所都设在这处不大的庙宇之中。今日历经风霜的文庙作为湄潭县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更在整个浙大西迁历史的传承中扮演举足轻重的作用,门前的馆名由老校友苏步青在90年开馆时题写,能在阔别近半个世纪后特地为这座小县城的陈列馆赐下墨宝,参观还未开始浙大与湄潭的深厚情缘已经深深印入了队员们的心中。

短暂的寒暄之后,队员们便随着阴姐饱含深情的讲解,慢慢地走遍了整个陈列馆,“西迁历程”、“深情厚谊”、“艰难办学”、“东方剑桥”……一间间展厅,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老校友留下的感言,像一颗颗瑰丽的明珠被阴姐的妙语串接在一起,匆匆离杭的紧张慌乱,金华遇险的千钧一发,泰和痛失妻儿的无限哀思,队员们仿佛亲临那些艰危之境,为前辈们遭受的苦难黯然神伤,其实作为校史的宣讲者,这其中许多的片段他们早已熟知,但阴姐那似乎能调动起人全部情感的讲解让每一个人深深地为之动容,也为队员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她的描述中家中揭不开锅也不愿让校长担心的苏步青、曾大大方方牵羊上课的“两弹”元勋王淦昌、蔑视权贵却甘为学生做保姆的训导长费巩似乎都栩栩如生地出现在队员的面前,他们怀抱着足以享誉世界的大才,完全可以选择离开这所工资难以支持温饱的大学,但就是这样一座亮不起一盏电灯的小镇,其中蔚然的学风,竭诚礼遇的校长,求知若渴的学生,他们为了这一切留在这里。若有朝一日每个浙大人都能理解这份牺牲、这些奋斗中所代表的求是精神,那浙江大学一定将取得更恒久的进步。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

讲述者动情,聆听者用心,最完美的参观体验正是如此,当队员们意犹未尽地走出这些历史的长廊已经是一个多小时之后,阴姐表示当她了解到来访的队员们来自浙大,又是讲解领域的后辈时,她就由衷地希望能让双方有一次最有意义的体验,为此她特地把整个上午的时间留给了大家,而队员们也是感慨交集,大家似乎都有千言万语想要诉说。因此随后全体队员在陈列馆的会议室与阴姐展开了深入的交流。首先,队员们询问了阴姐走上讲解员这个岗位的大致经过,而阴姐与大家分享了她从对讲解和浙大完全陌生的新人成长为一位出色讲解员的简单历程,其中她着重强调了最初缺乏情感共鸣带来的许多障碍,这也是许多队员在开始练习讲解时深受困扰的问题,之后阴姐继续分享了她获取相关材料的途径,包括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这些都将为之后队员们更准确生动地呈现西迁历史提供有力的支持。整场交流会在“讲解员与导游、老师的区别”这个问题上达到了高潮,阴姐以她的个人体验告诉队员们讲解员最大的特点在于与听众实现心灵上的沟通,并谈到了她感触最深的讲解经历,她在成为讲解员的第二年,曾接待三位高龄校友,他们做飞机到贵阳,又经过五个多小时颠簸的车程来到湄潭,径直来到了办公区在她和馆长的陪同下边参观边流泪,其实他们身体状况随时可能在行程中发生意外,但这没有阻止他们回到这个小城,他们把湄潭视作“第二故乡”的深深情义深深打动了阴姐,也让她从此特别在意把这种感动带入讲解之中。经过这次宝贵的交流,队员们不但了解到了许多长期存在疑问的史实细节,更体会到了情感融入、内容取舍对讲解效果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将为队伍在120周年校庆后进一步提高讲解水平的努力中提供重要的指导。

返湄中,展新篇

下午3点,队员们如期抵达了湄江畔的湄潭中学,大门右侧墙上一行行的金字正是竺校长的著名演讲《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的节选,加之左侧由张曦书记题写的校名和中轴线上矗立着的竺校长雕像,无一不彰显着这里与浙大的深厚渊源。进入大门后的广场左侧,红墙上镌刻的金字详细叙述了浙大与湄潭中学的过往——1933年建校的湄潭县立初级中学在1940年与浙大附中合作办学,浙大附中的名称也一直伴随这所中学直至浙大复员回杭,上午队员们共同吟诵的那首《江城子》,正是当年浙大附中的毕业歌。今天这所中学的校训和浙大校训一字不差,同样四言体的校歌和以慎思、明辨、笃行命名的教学楼都让队员们感到无比的亲切。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

实践团队在一位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座可容纳百余人的多媒体教室,这是湄中特色的“道德讲堂”,可以看出这所学校传承下来的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在宣讲会上,队员们按照从何而来、为何而来的顺序介绍了浙大概况,并用较为幽默诙谐的方式为同学们分享了浙大坎坷而辉煌的校史,尤其西迁时期一些生动感人的故事更是激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中场的校史问答的“一站到底”游戏环节,现场的学弟学妹也是热情似火,最后的两位小“站神”也是知识渊博,直觉敏锐,险些答穿题库。随后,队员们分享了语数英的学习经验,勉励刚刚进入的初中的同学们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实践队员们合唱了浙大校歌,一些队员更把随身佩戴的徽章赠给了送行的小朋友,鼓励他们未来在浙大再见。

旧梦于故里 新茶寻故香

9月8日,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一行26人在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馆员邓姐的全程陪同下,参观了浙江大学迁至湄潭期间在永兴镇的三处办学旧址,晚间宣讲队队员们还来到了堪称湄潭地标的茶文化公园。

访古镇,寻踪迹

湄潭县永兴镇是黔北地区四大商业古镇之一,自明万历年间开市以来长期市场繁荣、经济活跃,是黔北与省外商品交易的重要商埠。永兴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建筑群,住宅以穿斗式木结构的四合院为主。走在今日的永兴街道上,依旧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文化气息。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

历经两年,走过2600多公里,浙江大学在1940年西迁至最后一站——贵州的遵义和湄潭,当时湄潭县的永兴镇成为了浙江大学一年级学生的校舍所在地。在黔北山区办学的这7年时间里,浙大和永兴也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永兴镇现存的浙江大学办学旧址——欧阳曙宅、李氏民宅和浙大永兴分校教授住处均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弦歌不辍西迁路,天涯不忘求是情:浙江大学求是文化宣讲队的湄潭记忆

而今,宣讲队暑期实践一行人跟随当地的讲解员,穿过一条条逼仄的小巷子,再度走进这些古色古香的深宅大院。欧阳氏和李氏的民宅虽然历经了时光,已空无一物,但宽敞的隔间、精致的祥瑞镂空雕花图案、完备的排水口设施等细节让人不难感受大户人家住处的气场,想象当年住宅的豪华。它包含了石库门、正房、两厢、前房、风火墙等部分。随后来到的教授住处则更加宽敞,有了楼梯的跃层,隔间数量繁多甚至让人容易迷路。屋里满是木屑的芬芳。这里曾经作为束星北和费巩的住处,当地的居民把这样宽敞豪华的住宅提供给教授居住,十分令人感动。物是人非,人去楼空,但是那段历史会被永远铭记,那份求是精神会被渊源流传。

品香茶,忆浓情

贵州是国内唯一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兼具的区域,特定的地理环境十分利于茶树的生长,是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湄潭是贵州最大的茶区,现今茶叶产业已成为湄潭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湄潭翠芽" 和“遵义红" 更是家喻户晓的重点品牌。

傍晚时分,宣讲队来到了天下第一壶中华茶文化博览园。这个坐落于城东火焰山上的景区,就是湄潭推进茶旅一体化发展的典范。“识我须从今日起,且随我吃茶去,且听我‘壶’说八道“——队员们在硕大的壶形建筑里拾阶而上,欣赏长嘴壶、韩国茶理等表演,领略从百花齐放到历代茶道的独特茶文化魅力。

小城繁荣的茶文化渗透方方面面,这一切不能不感谢七十多年前一群高水平农学教授的到来。浙大农学院与1939年4月落户湄潭的中央实验茶场合作,利用浙大人才和设备,对湄潭茶叶土壤农化及茶叶生化的分析等做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完成《湄潭茶树土壤之化学研究》、《湄潭茶病害之研究》等10多个科研课题。还从杭州请来制茶师傅,按照龙井茶制作工艺研制出别有风格的“湄红”、“湄江翠片”等品种,大大提升了湄潭茶的品质。1985年,浙大教授、昆虫学家唐觉回到了湄潭。他回到湄潭后,他立即决定在当地推广五倍子的生产技术,还写下了《湄潭茶树害虫起步调查》等文章。纪念西迁八十周年之际,浙大也是更广泛地与当地开展茶业产学研合作。茶香缕缕似纽带,将浙大人与湄潭儿女相连。

一路充实的湄潭之行,队员们见到了这样一座小城,山清水秀,价廉物美,遇到的人们热情,一如往昔,那座小小的文庙一年迎来送往10余万人,更有许许多多的老校友回到这第二故乡瞻顾遗迹热泪盈眶,这里是今日的浙大人与那段往事联结最深的纽带。希望我们能和正在成长的湄潭英才们一道将这段感人至深的情缘,将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枝繁叶茂的求是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上一篇:科学家研究电子植入,未来有些病就不用吃药了
下一篇:「注意」从事这项运动要小心,一种可怕的病会让身体变得像“大力

标签:

今日话题更多>

  •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什么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什么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武汉大学官方网站的入口,它为武汉大学师生员工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应用入口。信息门户网址为:ehall.whu.edu.cn。 信息门户包含以下主要功能: 1. 统一身份……
  •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方法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方法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登录壹米滴答官网 登录www.yimidida.com网址,点击页面右上角的登录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在用户中心可……
  • 壹米滴答物流是什么平台 壹米滴答物流是什么平台 壹米滴答是一家中国国际物流快递公司,提供国内外物流配送服务。 1. 公司简介 壹米滴答成立于2013年,由深圳市壹米滴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现已开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黑帽学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