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习网,一个一起免费的网络建站教程资源共享和seo教程、黑帽教程学习交流的学习网站,www.17xuexiwang.com,一起学习,共同进步!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对普通网民有何影响

时间:2017-09-13 13:59   文章来源:一起学习网   访问次数:
">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对普通网民有何影响

晨雾 / 文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对普通网民有何影响

1. 国家网信办发布了四项规定

从8月底到9月初,为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网信办陆续发布了四项规定。它们分别是8月25日发布,10月1日起实施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论坛社区服务管理规定》;9月7日发布,10月8日起实施的《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这些规定与此前的规定最大的相同点是主要约束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行为。比如前三个规定,作为一个普通网民,如果只是去阅读网上各种文章,不去跟帖评论,就几乎没有任何影响。但是第三个规定,《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有点不同,因为它涉及到的“互联网群组” 包括了我们普通网民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如微信群、QQ群、微博群等各类群组。具体说,两人以上的群都算。其约束既包括群组服务的运用提供商,也包括群主和群的成员,因此对普通网民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高三家长这个群体在为考生获取报考信息的时候难免会用到互联网群组,所以也要关注其规则。

2. 所谓“公安紧急提醒”的9条禁令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普通网民有影响,于是网上对此议论纷纷。一篇题为《公安紧急提醒:多名群主已经被拘留处分!9种消息千万别发》的文章迅速在网上流传。我搜了一下文章的源头,来自“中国经济网公众号”。文章的开头放一副国家网信办官方网页的截图,标题却称“公安紧急提醒”,摆出了一幅官方的架势,怪吓人的。文章称:

《规定》要求,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即“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微信群已经开始立法,规范管理。任何发言都要担负法律责任,尤其是群主,所以请群里的伙伴们今后发微信一定要注意~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发布实施对普通网民有何影响

然后罗列了提醒网民“千万别发”的9条警示。后面还给出了4个过去发生过的“真实案例”。十分形象地给人这样一种暗示:国家网信办发布了《规定》,公安机关据此发出9条禁令。

笔者仔细阅读了国家网信办《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原文,怎么也读不出这9条禁令来。到笔者到截稿为止也没发现全国公安系统的任何一级官方平台发布相关消息,更没有这9条禁令。

有点脑子就可以想想,如果真是公安机关对市民的紧急提醒,为何自己不发布而需要请一个经济网去发布?可是该文章给出的4个过去发生的过的“真实案例”如何解释呢?不管这些案例是真是假,那都是过去发生的。而国家网信办的《规定》是10月8日才开始实施,这些案例即便是真的,其执行依据显然是当时现有法规,与国家网信办的新《规定》没有任何关系。不应扯到一起。

因此笔者认为所谓“公安紧急提醒”的9条禁令无论是内容,还是发布形式都不靠谱

3. 《规定》发布实施对普通网民有何影响

那么国家网信办9月7日发布,将要在10月8日实施的《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对我们普通网民到底有没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呢?我们最好直接阅读一下网信办官方《规定》的原文。

读《规定》原文只有一条算是与我们普通群友在微信上发言最有关的:第十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但是我们想一想,这一条难道是新的规定吗?以前什么时候难道就允许“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吗?十分肯定,以前也不允许。所以这一条只能是重申了一下以前的规定。

那么在《规定》什么是对我们普通网民影响最大的新规则呢?在这里:第六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笔者的理解就是10月8日以后,比如说我们微信群里有人没有实名认证的就无法在群里发言了。是不是连呆在微信群里潜水读别人的发言都不行?这个我拿不准,但是估计还是可以的。预计今后的新注册的微信用户都必须完成实名认证才能使用微信了。QQ群、微博群等各类群组也会执行类似的规则。

那么啥叫实名认证?就是用户必须向互联网信息服务商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证明你真的是你”。有个“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比如说你在微信前台叫什么名字都行,可以叫灿烂的曙光,也可以叫美丽的晚霞,那是昵称,叫什么随你的便。但是在后台必须是用真实姓名注册,也就是说互联网信息服务商能从后台知道你的真实姓名信息。这样你才能使用微信的信息发布服务。

如何知道你的微信是否实名认证了?如果你的微信绑定银行卡了,那肯定就实名认证了。但是实名认证的方法很多,绑定银行卡不是实名认证的唯一方法,比如通过身份证也能实名认证,以前绑定过银行卡,后来又解除绑定了,但是实名认证仍然存在。判断自己的微信是否实名认证的最简单方法就是能在微信群里收发红包。凡是能正常收发红包的就不用担心,你一定实名认证了。也许你自己想不出什么时候已经实名认证了,因为你的实名认证很可能已经在各种外部渠道验证使用过程中就已经完成了,比如用微信/支付宝缴水电煤费用、有线电视费、买火车票、买机票、买保险、付餐费、买菜等。

除此以外,《规定》还对违规者的处罚作出第十一条规定:

第十一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互联网群组,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限制群组服务功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规定》虽然总共有十五条,其他条款大都是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的约束。与我们普通网民关系不大了。

请读国家网信办官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原文:

附: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原文

2017年09月07日 18:00:00 来源: 中国网信网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务院关于授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是指互联网用户通过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信息的网络空间。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提供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平台。本规定所称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包括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

第三条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

第五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能力,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第六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信息安全,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七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互联网群组的性质类别、成员规模、活跃程度等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并向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备案,依法规范群组信息传播秩序。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根据信用等级提供相应服务。

第八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根据自身服务规模和管理能力,合理设定群组成员人数和个人建立群数、参加群数上限。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设置和显示唯一群组识别编码,对成员达到一定规模的群组要设置群信息页面,注明群组名称、人数、类别等基本信息。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群组规模类别,分级审核群组建立者真实身份、信用等级等建群资质,完善建群、入群等审核验证功能,并标注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及成员群内身份信息。

第九条 互联网群组建立者、管理者应当履行群组管理责任,依据法律法规、用户协议和平台公约,规范群组网络行为和信息发布,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互联网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为群组建立者、管理者进行群组管理提供必要功能权限。

第十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互联网群组传播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禁止的信息内容。

第十一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互联网群组,依法依约采取警示整改、暂停发布、关闭群组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群组建立者、管理者等使用者,依法依约采取降低信用等级、暂停管理权限、取消建群资格等管理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违法违约情节严重的群组及建立者、管理者和成员纳入黑名单,限制群组服务功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二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应当接受社会公众和行业组织的监督,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渠道,设置便捷举报入口,及时处理投诉举报。国家和地方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据职责,对举报受理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鼓励互联网行业组织指导推动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制定行业公约,加强行业自律,履行社会责任。

第十三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的监督检查,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协助。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规定留存网络日志不少于六个月。

第十四条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违反本规定的,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2017年10月8日起施行。

信息来源:2017-09-07 国家网信办网站

http://www.cac.gov.cn/2017-09/07/c_1121623889.htm

上一篇:沃特沃德与思必驰达成战略合作,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下一篇:这届iPhone X爆料很准嘛!小米Mix 2露出满意微笑

标签:

今日话题更多>

  •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什么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什么 武汉大学信息门户是武汉大学官方网站的入口,它为武汉大学师生员工提供信息服务和网络应用入口。信息门户网址为:ehall.whu.edu.cn。 信息门户包含以下主要功能: 1. 统一身份……
  •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方法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方法 壹米滴答物流单号查询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登录壹米滴答官网 登录www.yimidida.com网址,点击页面右上角的登录按钮,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登录成功后,在用户中心可……
  • 壹米滴答物流是什么平台 壹米滴答物流是什么平台 壹米滴答是一家中国国际物流快递公司,提供国内外物流配送服务。 1. 公司简介 壹米滴答成立于2013年,由深圳市壹米滴答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现已开通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黑帽学习 更多 >>